基本信息
更多>>
产品展示
详情信息
65mn弹簧钢用途
65Mn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具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水淬有形成裂纹倾向、退火态可切削性尚可、冷变形塑性低、焊接性差、 受中等载荷的板弹簧、直径达7-20mm的螺旋弹簧及弹簧垫圈.弹簧环、高耐磨性零件、如磨床主轴、弹簧卡头、精密机床丝杆、切刀、螺旋辊子轴承上的套环、铁道钢轨等、
化学成份
碳 C :0.62~0.70
锰 Mn:0.90~1.20
硫 S :≤0.035
磷 P :≤0.035
铬 Cr:≤0.25
镍 Ni:≤0.30
铜 Cu:≤0.25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825~925
屈服强度 σs (MPa):520~690
伸长率 δ10 (%):14~21.5
断面收缩率 ψ (%):不小于10
试样规格:厚度小于3mm
硬度
热轧硬度:240~270HB
冷轧软态硬度:190~220HB
冷轧硬态硬度:300~340HB
热处理硬度:38~60HRC
热处理
淬火830℃±20℃,油冷; 回火540℃±50℃(特殊需要时,±30℃)、
综合性能
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特别是弹性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松弛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抗氧化、耐腐蚀等)、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应用
用作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作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及冷拔钢丝冷卷螺旋弹簧、
特性
65Mn、锰提高淬透性、φ12mm的钢材油中可以淬透、表面脱碳倾向比硅钢小、经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碳钢、但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65Mn 钢板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具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水淬有形成裂纹倾向、退火态可切削性尚可、冷变形塑性低、焊接性差、 受中等载荷的板弹簧、直径达7-20mm的螺旋弹簧及弹簧垫圈.弹簧环、高耐磨性零件、如磨床主轴、弹簧卡头、精密机床丝杆、切刀、螺旋辊子轴承上的套环、铁道钢轨等、
交货状态
热轧钢材以热处理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冷拉钢材以热处理状态交货、
65Mn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回火温度:320度时间要充分、硬度:45-48HRC、使用性能较好、建议加热820度、
注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盐浴NaCl:BaCl=3:7左右即可、加热温度820、时间30秒/mm(有效厚度)油冷回火温度280、空气炉时间2小时、硝盐炉时间30分钟(应技术而定)
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分类
一、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
二、正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 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 热处理工序、
三、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四、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应用要点: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五、调质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 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
六、时效
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如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七、冷处理
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目的:1.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转换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2. 稳定钢的组织 、以稳定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2.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的紧密刀具、量具和紧密零件、
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透层深度为2~6mm;2.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九、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和中堂合金结构钢制件;2. 由于肌肤效应、高频感应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淬火一般为3~5mm、高频淬火一般大于10mm.
十、渗碳
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然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用于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件、一般渗碳层深度为0.5~2.5mm;2.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使表面得到马氏体、才能实现渗碳的目的、
十一、氮化
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多用于含有铝、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碳钢和铸铁、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5~0.8mm.
十二、氮碳共渗
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65Mn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具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水淬有形成裂纹倾向、退火态可切削性尚可、冷变形塑性低、焊接性差、 受中等载荷的板弹簧、直径达7-20mm的螺旋弹簧及弹簧垫圈.弹簧环、高耐磨性零件、如磨床主轴、弹簧卡头、精密机床丝杆、切刀、螺旋辊子轴承上的套环、铁道钢轨等、
化学成份
碳 C :0.62~0.70
锰 Mn:0.90~1.20
硫 S :≤0.035
磷 P :≤0.035
铬 Cr:≤0.25
镍 Ni:≤0.30
铜 Cu:≤0.25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825~925
屈服强度 σs (MPa):520~690
伸长率 δ10 (%):14~21.5
断面收缩率 ψ (%):不小于10
试样规格:厚度小于3mm
硬度
热轧硬度:240~270HB
冷轧软态硬度:190~220HB
冷轧硬态硬度:300~340HB
热处理硬度:38~60HRC
热处理
淬火830℃±20℃,油冷; 回火540℃±50℃(特殊需要时,±30℃)、
综合性能
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特别是弹性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松弛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抗氧化、耐腐蚀等)、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应用
用作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作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及冷拔钢丝冷卷螺旋弹簧、
特性
65Mn、锰提高淬透性、φ12mm的钢材油中可以淬透、表面脱碳倾向比硅钢小、经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碳钢、但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65Mn 钢板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具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水淬有形成裂纹倾向、退火态可切削性尚可、冷变形塑性低、焊接性差、 受中等载荷的板弹簧、直径达7-20mm的螺旋弹簧及弹簧垫圈.弹簧环、高耐磨性零件、如磨床主轴、弹簧卡头、精密机床丝杆、切刀、螺旋辊子轴承上的套环、铁道钢轨等、
交货状态
热轧钢材以热处理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冷拉钢材以热处理状态交货、
65Mn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回火温度:320度时间要充分、硬度:45-48HRC、使用性能较好、建议加热820度、
注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盐浴NaCl:BaCl=3:7左右即可、加热温度820、时间30秒/mm(有效厚度)油冷回火温度280、空气炉时间2小时、硝盐炉时间30分钟(应技术而定)
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分类
一、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
二、正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 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 热处理工序、
三、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四、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应用要点: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五、调质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 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
六、时效
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如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七、冷处理
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目的:1.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转换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2. 稳定钢的组织 、以稳定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2.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的紧密刀具、量具和紧密零件、
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透层深度为2~6mm;2.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九、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和中堂合金结构钢制件;2. 由于肌肤效应、高频感应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淬火一般为3~5mm、高频淬火一般大于10mm.
十、渗碳
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然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用于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件、一般渗碳层深度为0.5~2.5mm;2.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使表面得到马氏体、才能实现渗碳的目的、
十一、氮化
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多用于含有铝、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碳钢和铸铁、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5~0.8mm.
十二、氮碳共渗
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多用于低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以及工具钢制件、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