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国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钛合金模具钢轴承钢

第9年

基本信息 更多>>
普通会员9

东莞市国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

【联系时请说明来自塑胶五金网】

手机:

QQ:

联系地址:

主页:http://guotaijin.sjwj.com

产品分类 更多>>
全部产品
冷轧板
球墨铸铁
钛合金
轴承钢
弹簧钢
模具钢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产品详情
产品展示
产品名称: SUJ5轴承钢/轴承钢板/轴承钢棒
浏览量:
价格: 15
供货总量: 1100000
规格: 齐全
更新日期: 2020年12月25日,有效期:360天
关键字: SUJ5轴承钢 轴承钢板 轴承钢棒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即时通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详情信息
SUJ5轴承钢

化学成分:
碳C(%):0.95~1.10
硅Si(%):0.40~0.70
锰Mn(%):0.90~1.15
磷P(%)≤:0.025
硫S(%)≤:0.025
铬Cr(%):0.90~1.20

热处理:
钢棒退火、钢丝退火或830-840度油淬。

工艺参数:
普通退火:790-810度加热、炉冷至650度后、空冷——HB170-207
等温退火:790-810度加热、710-720度等温、空冷——HB207-229
正火:900-920度加热、空冷——HB270-390
高温回火:650-700度加热、空冷——HB229-285
淬火:860度加热、油淬——HRC62-66
低温回火:150-170度回火、空冷——HRC61-66
碳氮共渗:820-830度共渗1.5-3小时、油淬、-60度至-70度深冷处理 +150度至+160回火、空冷——HRC≈67

1、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

  滚动轴承要在拉伸、压缩、弯形、剪切、交变等复杂应力状态和高应力值之下、高速、长时间地工作。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轴承钢质量控制检验项目多、控制范围又窄、生产工艺严格、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工装设备、检验手段和一定水平的反派人物技术。为了保证轴承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高的寿命、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如下:

(1)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轴承钢的 本质的因素。钢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都是由化学成分决定的、改变了化学成分、就改变了钢的基本性质。因此、轴承钢的化学成分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

(2)内部质量:可分为宏观质量和微观质量。
宏观质量:要求轴承钢材内部不允许有白点、缩孔、夹渣、民种金属、裂纹、过烧、皮下气泡等缺陷。要求轴承钢材的内部偏析、疏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总之、轴承钢材的内部要致密、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缺陷割裂钢材的基体。微观质量:要求轴承钢材内部组织要均匀、纯净度要高。
轴承钢材的内部组织是指碳化物带状、碳化物网状、碳化物液析及退火组织。碳化物是轴承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碳化物分布的均匀、分散、细小、是提高轴承钢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轴承钢主要生产厂家采用了高温扩散处理、控制轧制新工艺和连续退火炉设备等。即使这样、碳化物的分布仍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在标准中、规定了它们的允许范围和控制级别。
轴承钢材的纯净度是指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沾污程度。非金属夹杂物是轴承钢基体的民种物质、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是造成轴承早期疲劳、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求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量越少越好。为了限制、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存在、在标准中、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级别控制。生产厂家除了采用电炉冶炼加电渣重熔外、还采用了电炉冶炼加炉外精炼、真空脱氧、吹氩处理、炉外喷粉处理等工艺、力图使钢中氧含量降低到20ppm以下。

(3)表面质量:轴承零件的成型方法、目前有锻造、车削和冷冲等。根据不同成型方法对钢材表面质量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总的来说、轴承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拉裂、结疤和夹渣。对冷冲用的冷拉钢材、除不允许上述缺陷外、表面要洁净、不得有锈蚀、麻凹等缺陷。轴承钢材表面不得有严重的脱碳现象、根据轴承零件成型工艺的不同要求、在标准中、对不同品种的钢材表面脱碳层深度有不同的限制规定。

(4)尺寸允许公差:根据轴承零件成型工艺及钢的生产工艺、在标准中、对轴承钢材各种品种、规格的尺寸公差都进行了规定。锻造钢材尺寸公差一般按GB908-72标准、热轧钢材尺寸公差按GB702-86、冷拉钢材按GB905-82标准、冷拉钢丝按YB245-64标准。

2、轴承用钢的冶金缺陷:


(1)轴承用钢的表面缺陷:

①、裂纹:钢锭的皮下气泡、严重的非金属夹杂物及钢材在锻、轧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锻、轧后冷却快;终轧、终锻温度过低等原因都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②、折叠:钢材在锻、轧过程中产生的飞边、毛刺、皱折和尖锐棱角等、在继续轧制时压入金属内部、则形成折叠。

③、结疤:由于钢锭表面的夹渣、凹坑、在锻、轧过程中形成较薄、扁平的分层、称之为结疤。

④、刮伤:因轧机导板上沾有金属颗粒、导板安装不当等原因、使钢材表面刻划出沟槽、称为刮伤或划痕。

⑤、夹渣:炉渣和各种耐火材料、在钢浇注过程中未浮在钢锭头部、而集聚在钢锭表面、钢锭修整时、又未清理掉、因此、在钢材表面形成夹渣。

⑥、脱碳:钢材在加热过程中、表面要发生氧化作用、炉气中的氧与钢材表面的碳进行氧化、形成气体、使钢材表面的碳量低于规定数值称脱碳。脱碳对高碳轴承钢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往往造成轴承零件表面脱碳、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

(2)、轴承钢材的低倍缺陷:

①、缩孔:钢液在浇注后的冷凝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而在钢锭的中心部位形成孔洞、称为缩孔。为了减少缩孔钢材的危害、因此在钢液浇注、结晶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工艺、使体积收缩而形成的孔洞移向钢锭的头部、在钢锭开坯后、将缩孔部分切掉、但是、由于浇注、冷却工艺不当、如定琪不合理、钢锭头部保温不足、开坯后锭头部位切除量少等、使缩孔残留在钢材内、低倍检查时、就会显示出来。

②、白点:经酸洗后的钢样横向截面中心或其附近区域呈现短小、不连续、一般呈辐射状态分布的发丝状开明缝、或在钢材的纵向断口上出现表面光滑、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称为白点。白点形成的原因、一是钢中氢气的存在、二是钢材锻造后在600~300℃没有缓冷、氢气未充分扩散、产生组织应力而开裂。有白点的钢材或零件、其纵向、横向机械性能都有显著下降、故有白点的钢材或零件没有使用价值。

③、过烧:钢锭或钢坯在锻造加热时、温度过高、表面层沿晶界处被氧气侵入而产生氧化物。在晶界处和枝晶轴间的一些低熔点化合物发生熔化、以致在冷凝后形成裂纹或孔洞。这种现象称为过烧。钢材过烧后、再锻时将引起开裂、即使不开裂、在补天浴日下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都大大降低、故不能使用。

④、气泡:钢在液体状态溶解气体的能力比固态时大、钢液在冷凝过程中、气体从钢液中逸出、如来不及排出、则形成气孔。此外、钢锭模烘烤不良、会在钢模表面存在水分或气体、以及钢锭模内表面涂料不良、形成大量气体、这些水分或气体来不及排出钢液、则形成皮下气泡。气泡的存在大大地降低了钢材的强度。

⑤、偏析:在钢液冷凝过程中、由于钢中各种化学成分碳、铬、钨、磷等元素结晶、扩散速度不同而形成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偏析的存在会给以后的变形加工造成困难、硫的析易产生热脆、磷的偏析易产生冷脆。偏析的存在易引起金属疲劳断裂。

⑥、疏松:钢液在冷凝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而引起的细小孔隙称为疏松。分散分布的细小孔隙称为一般疏松。分布在钢材中心部位的细小孔隙称为中心疏松。疏松降低了钢材的致密度、使机械性能显著下降、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3)、非金属夹杂物:

  钢在冶炼、浇铸过程中、由于钢液内各成分之间、钢液与炉衬之间接触所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物、脱氧产物、以及炉壁、出钢槽、钢水包、汤道等耐炎材料被蚀肃落而进入钢液。这些进入钢液而未排出的非钢液物质称为非金属夹杂物。非金属夹杂物在轴承钢中的存在、是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按其特征、形状和分布等分为以下几种。
氧化物:性质较脆、故也称为脆性夹杂、在钢材中一般沿轧制方向呈点链状分布、如三氧化二铝(Al2O3)和氧化铁(FeO)就属此类。
硫化物:有较好的塑性、可以变形、故也称塑性夹杂。在钢材中沿轧制方向呈较连续条状分布。如硫化铁(FeS)和硫化锰(MnS)属此类。除硫化物外、硅酸盐也有一定塑性、也称塑性夹杂物。
点状不变形夹杂物:性质脆而硬、在钢材中呈点状或球状、加工时不变形、如石英(SiO2)、铝硅酸盐(3Al2O3,2SiO2)和钙硅酸盐等属此类。

(4)、碳化物不均匀性:
  高碳轴承钢碳量较高、并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铬)。在钢液冷凝过程中、这些元素又易发生成分偏析、而引起钢材中碳化物分布的不均匀性。

碳化物液析:

  钢液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慢、造成碳成分的严重偏析。在枝晶间形成粗大的一次碳化物、这种一次碳化物很难消除。在钢材中沿轧制方向呈条状或块状分布其危害性与非金属夹杂物一样、因此、在钢材的技术标准中有严格的控制。

碳化物带状:

  其形成原因与碳化物液析一样。在锻造、轧制过程中被破碎的粗大一次碳化物呈小块而集聚、并沿轧制方向形成条带状分布。碳化物带状严重会影响零件的热处理质量、使零件的组织局部欠热或过热、造成零件硬度不均匀、组织不均匀。以致造成零件热处理质量不合格。碳化物带状和碳化物液析严重时、会使轴承零件早期疲劳损坏。

碳化物网状:

  钢材在锻造、轧制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对碳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如在800~900℃之间冷却速度过慢、则碳从奥氏体中析出并扩散晶界、在晶界间形成二次碳化物、呈网络状存在、故称碳化物网状。碳化物是硬而脆的相、使晶粒之间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严重地降低了钢的冲击韧性。因此、使轴承零件寿命降低。

退火组织不均匀:

  轴承钢的退火组织要求是分布均匀的或球状的珠光体。由于钢材带状严重、锻造轧制后的冷却不当、或退火工艺不正确都可能造成退火组织不均匀。带状严重时、两带之间的贫碳区在退火过程中产生过热的粗片层状珠光体。锻造后冷却过慢不仅产生网状、而且命名片层状珠光体特别粗大、造成退火时碳化物核心减少、从而导致退火组织中部分保留原来的片层和分布极不均匀的粗大颗粒碳化物。若钢材原始组织正常、而退火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粗片层状珠光体。退火温度偏低就会出现细片状或堆积的细点状珠光体。退火组织不均匀、导致钢材的切削性能变坏、淬火后的零件组织不均匀、从而造成轴承零件寿命降低。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X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有什么事儿找我?